国务学院举办“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运行安全研究”本科生学术讲堂

发布时间:2018-03-16 浏览量:251

3月14日下午,国务学院在闵行校区东中院4-201顺利举办专题学术讲堂。本次讲堂主题为“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运行安全研究”,主讲人为国务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樊博教授,讲堂吸引了国务学院大一大二学生的参与。学术讲堂旨在使低年级同学对本专业背景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更加了解而开设的学术分享活动,在促进师生交流的同时,引发同学们对学术前沿与实际生活的进一步思考,计划每学期开设三讲。

樊博在应急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有多年研究并取得卓越成就,他主要从大数据下的社会科学研究、应急管理网络研究、应急恢复力研究三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学术分享。  

樊博指出当今大数据下的社会科学研究面临挑战,在“互联网+”的时代下,知识的生成、流动与获取正在发生根本的革命性的变化。这些转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知识从个体向云端存储转变,知识碎片化向数据结构化转变和数据结构化向智能化转变。相比于大数据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教育模式相对滞后,因此,社会对人才的云端检索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政策研究者,不仅要有效听取民意,读取舆情,更应结合到具体政策的制定中,最大化实现多方利益。大数据下的社会科学研究应当是“公共政策、社会风险、公共经济、社会保障”与“计算机、控制科学、智能计算、数学建模”的有机结合。

樊博通过引述自己正在研究的“城市应急管理网格”,结合“地理空间因素对灾害风险的影响”的理论与“风险网格和预警布局的前置管理”的实践,向同学们展现了数据挖掘与关联分析的重要意义。介绍过程中,樊博还举了奉贤区火灾隐患的案例:在火灾发生后,通过查找扑救记录,利用计算机分析海量数据后,找到地理要素、时间要素、天气状况、接警方式、着火对象等影响因素与火灾程度、发生频率的关系,使应急管理将从结构化走向智能化,以便于相关部门通过调整人力、资源配比等手段提前做出风险防控与事前准备。

樊博通过“地铁站安检平台应急管理”和“浦东机场爆竹燃炸事件”等案例说明:大数据的拟合与运算对于应急恢复力的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除了在学术上的分享外,樊博还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将学习能力转化为研究能力。

本次讲座持续一个小时,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积极思考。通过参与学术讲堂,正在申报大创、PRP项目的同学也表示从中得到了启示,将立足前沿研究课题,更好地树立学业目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