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亚娜博士独撰英文专著《认同政治的演变和两岸关系》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16-04-26 浏览量:251

我院左亚娜博士的专论《认同政治的演变和两岸关系》(Evolving Identity Politics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Bridg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Nationalism)新近由英国著名出版社帕雷格尔(Palgrave Macmillan)出版。该书是钟杨院长主编的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新视野(New Perspectives on 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系列丛书的第一部。第二部是我院林冈教授独撰的《中国对民主的长期求索》(China’s Long Quest for Democracy)。

《认同政治的演变和两岸关系》由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理查德•利特尔教授(Richard Little英国科学院院士)作序,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黄平教授、国际研究协会前任主席阿米塔夫•阿查亚教授(Amitav Acharya)和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泰斗巴里•布赞教授(Barry Buzan英国科学院院士)联合推荐,于2016年1月正式上架。本书融合了国际关系“主流建构主义”理论、“批判建构主义”理论和民族主义理论,探讨台湾认同政治的变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本书以“民族意识”(national consciousness)为视角,以批判建构主义的“自我”和“他者”建构过程中身份属性的话语(narratives of properties ascribed to an identity)理论为工具,解析台湾当局自1945年以来对两岸关系的的建构和重建,进而在国际关系主流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分析身份认同的认知变迁对政治关系的影响。本书认为,台湾当局自90年代早期开始的全方位的去中国化民族意识建构,本质上挑战了现代中国民族身份(modern Chinese identity),导致两岸分歧本质的裂变,是当前两岸关系和国家统一的最大障碍。

主要内容:

本书共七章,第一章对台湾研究文献,“政治身份和国际关系”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本章指出建构主义理论解释身份认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中的不足:对建构过程的长期忽略;并进一步指出这种缺陷的弥补需要借助批判建构主义理论有关“话语霸权中的权力”的观察视角。而在两岸关系的分析中,这两支理论的融合略嫌不足,两者的互动尚无法解释两岸关系自国民党迁台以来的变迁。不仅如此,本章指出,对于认同变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的解释,现存的国际关系理论颇为乏力。既无法解释目前国际社会的诸多认同变迁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例如印巴分治),也无法解释为什么部分国家或地区的认同变迁并未导致冲突(例如奥地利-德国关系)。认同变迁中的民族意识建构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一个有力视角,也为理解两岸关系的本质提供了一个有效工具。

第二章是本书的理论框架。作者首先介绍了身份认同的几个要素(身份边界、自我认同以及他者认同),在此基础上指出对团体身份(例如国家等群体身份)而言,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我群和他群之间的相互识别和认同,都是重要因素。而在团体身份变迁的过程中,相关因素皆会发生变化,也意味着团体身份的建构需要解决身份边界变迁以及由此引起的认同变迁等问题。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本章指出,团体身份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一个政治体的身份变迁会影响本政治体和其他政治体的关系;由于忽略对身份变迁过程中的身份属性和内容的分析,主流建构主义尚无法解释政治体互动中的关系变化。而批判建构主义对身份形成过程中的“自我/他者”论述中的身份等级(hierarchy)和权力结构的关注则可以弥补这一缺失。结合民族主义理论中的民族意识建构的视角,作者进而指出,台湾认同变迁的本质是从现代中国国家身份中,抽离一个从未存在过的现代台湾身份(extract a modern national identity which never existed)。

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组成本书的主要案例分析部分。运用统一的理论框架,作者从岛内政治和国际社会两个维度分析了自国民党政府迁台至今台湾当局对台湾身份边界划分的改变。在引用大量资料,包括政府公文、外事文告和历史教科书等的基础上,本书以台当局为主要分析对象,剖析了台湾认同变迁过程中政府决策对身份边界以及获取内部、外部认同的努力和影响。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剖析了1945-1988,1988-2000,2000-2008三个时间段内台湾当局的相关政策以及台湾不同时期的认同政治对两岸关系的影响。纵向观察,台湾当局在第一阶段的内外政策都以固化“一个中国”的方针为主;第二阶段内之初开始对“一个中国”的身份予以解构,而且辅以现代身份建构的企图,到后期更为明朗;这一时期内,台湾的内外话语体系开始出现分歧。具体说来,在岛内,李登辉政府自90年代初已经开始对认同变迁建构的努力;而在国际社会,到90年代中,台当局仍然强调“一个中国”的基本立场,尽管这一时期,台当局已经开始改变对“一个中国”这个身份属性的基本调整。第三阶段以民进党上台为起点,从内外两个维度系统剖析了陈水扁政府“去中国化”的激进政策和全方位建构和中国身份相斥的台湾身份的行径。结果是“中国”被排斥在台北的“自我”话语体系之外,造成对两岸关系的极大冲击。第六章跟踪自马英九主政以来的台湾的认同政治变迁及其对两岸关系的影响。马英九当局对台湾的认同变迁进行过微调,做过把中国带回台湾“自我”边界的努力,但是广度和深度均远远不足。在当下国际社会现代性为主导的前提下,现代国家建构(modern nation building)的排他性意味着台湾90年代中期以来的认同改变在挑战现代中国国家身份的根基。结合美国战略向亚太地区转移的大背景,作者指出,台湾“独立”的企图不只伤害台湾社会和台湾的利益,也是两岸关系的最大障碍,同时挑战亚太地区安全甚至国际安全。

第七章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国际关系理论在解释认同政治和国际关系上的的不足:,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即国际秩序和国际关系的关系,认同获取(recognition)和冲突的关系,以及内政对身份变迁的作用。同时指出民族主义理论欠缺国际冲突和国际安全的视野。两者结合可以更为有效地解释现代民族国家自我身份认定过程中的困境。现代民族意识的建构及其强烈的排他性,意味着诸多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国家意识”建构都在塑造着一个想象的敌人(非我)。这种敌对化的跨边境关系,在彼此的国家意识建构话语体系中进一步强化。事实上,这也是当今诸多国际纷争的根源。但是作者也指出,相关研究需要进一步加深,跨学科合作是必然趋势。当前,民族国家面对全新的挑战,政府需要在有序国家(ordered state)与和谐社会之间找出一个平衡点。作者呼应霍普夫(Hopf)教授“把社会带回国际关系”(bring the society back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的观点,进一步指出民族意识正是这样的一种尝试。

如需了解本书的更多信息,欢迎联系:zuoyana@sjtu.edu.cn

Back to Top